刚需已经被榨干,未来谁为高房价买单?曹德旺的回答一针见血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刚需本来是楼市的中流砥柱,但是根据西南财大报告显示,从2018年第三季度全国城镇家庭新购房的目的来看,投资性需求占了58.2%,改善型需求占了26.7%,而首次购房的真刚需仅仅占到15.1%。对比十年前,刚需购房的占比是69.7%,投资购房的占比是19.6%。几乎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钱的人疯狂的囤房,但是楼房刚需已经被榨干了,能买的起房的刚需,买房之后背负着大几千上万的房贷,剩余收入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所需,短期内没有积蓄再去买二套房;而还没买房的刚需,面对翻了好几番的房价,不是不愿意买房,而是真心买不起,在这样一个缺乏购买力的楼市环境中,未来投资者的房子谁来接盘呢?
对于这个问题,商界大佬曹德旺给出回答:“人人都说房子保值,有钱的人都去囤房子,剩下需要买房的人没钱,现在没钱将来八成也没钱,那么将来的房子就是有钱的人卖给有钱的人,房子能买的出去吗”?曹德旺的表态很明确,就劝大家要尽早抛售房产,不然房子贬值卖或者砸手里的可能性很大。大佬的观点我非常认同,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现实原因:
排名前列,二手房市场有价无市
2020年多地二手房挂牌量激增,虽然挂牌价高高在上,但是想卖出去却难上加难,一些不愿意降价的房东,房子挂了一年多都卖不出去,而那些成交周期短的二手房,基本都是低于市场价很多的房源,甚至是房东亏本卖的,这就是当前楼市冷冰冰的事实,你可以把价格挂得很高,但是房子无人问津没有办法变现,就是毫无意义的纸面财富,将来二手房“有价无市”的局面的越发明显。
第二,楼市需求逐渐减少
如今城镇化发展已经接近尾声,带来的住房需求量锐减,加上现在我国购房年龄整体下移,95后成了当前的购房主力,但是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这一代人的人口基数不大,而且其中的大多数人能继承祖辈的房产,他们本身不缺少房子居住,买房积极性并不高,甚至为了保证现有的生活质量,不愿意透支未来的收入贷款买房。楼市接盘侠越来越少了,炒房客的房子就有砸手里的风险。
第三,房价下跌可能性大
过去房地产占据了太多的金融资源,导致其他实体企业的发展“空心化”,同时房地产一家独大也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危机,万一房地产金融泡沫破裂,金融市场动荡可能会引发经济危机。为了避免潜在风险,国家从4年前开始全面整顿楼市,通过限售、限购、限贷、提高房贷利率,限制房企融资等手段,帮助楼市降温,到2020年的时候,楼市这把火算是彻底熄灭了,基本哪里房价有反弹,政策就精准的打击哪里,全国房价基本保持平稳。但是到了2021年,这种稳定的局势可能被打破,在“三道红线”融资新政的限制下,部分资金紧张的房企为了活下来,必然会降价加速回笼资金,新房降价必然也挤压二手房的价格,所以投资者持房时间越长,亏损可能会越多,因此如果手里有投资性房产,我建议还是尽早抛售为好。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