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潍坊要这样干!这40件事与你有关~

潍坊搜狐焦点 2021-03-26 09:17:37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3月23日上午,潍坊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刘运作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如下: 一、2020年工作回顾 ▶ 疫情防控有力有效,自去年2月17日起未出现本地新增确诊病例,在省内确诊病例超过40例的地市中排名前列个实现治愈清零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72.2亿元,增长3.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营业收入均居全省

3月23日上午,潍坊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刘运作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如下:

一、2020年工作回顾

▶ 疫情防控有力有效,自去年2月17日起未出现本地新增确诊病例,在省内确诊病例超过40例的地市中排名前列个实现治愈清零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72.2亿元,增长3.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营业收入均居全省第2位

▶城镇新增就业9.58万人

▶新增减税降费155亿元,减免房租9561万元

▶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2.26%

▶引进百亿元项目15个、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项目94个

▶粮食总产量达到85亿斤

▶正大360万只蛋鸡全产业链项目、伊利10万头现代化奶牛牧场项目落地建设

▶城市品质和综合承载力显著提高

中心城区新建续建城建重点项目36个,完成投资41.5亿元。高铁新片区、站南广场片区PPP项目开工建设。火车站南站房建成启用。北海路通亭街立体化改造完成主体工程。拆除2处交通环岛,完成4条主干道快速化改造,建成8处过街天桥。基本完成中心城区“断头路”畅通任务。全市改造老旧小区116个,5.5万户居民受益。开工棚户区改造项目13948套,2.1万户群众搬入新居。大力发展“红色物业”,1362个“三无”小区结束了无人管、无人问的历史。市县两级聚焦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问题,化解问题项目243个,涉及面积794万平方米,为7.24万户群众办了证,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全市新增城市供热能力15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率达到85%;中心城区实现供热企业直供到户全覆盖。建成全省排名前列市级智慧供热管理平台。全市新增城市绿地面积455万平方米。中心城区新建口袋公园49处,完成V1广场改造升级。中心城区完成235个小区、149处混接点雨污分流改造,整治易涝积水点51处。城市污水处理厂全部完成准地表四类水提标。建成5G基站4276个,中心城市和各县市城区重点区域实现5G信号全覆盖。潍莱高铁开通运营。潍日高速连接线建成通车,中心城区绕城高速形成闭环。济青高速中线开工建设。小清河复航工程完成航道疏浚。京沪高铁辅助通道规划方案确定经行诸城并设站。

▶形成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工程建设项目“开工直通车”等一批改革成果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全省排名前列个完成空气优良天数约束性指标

▶获评“国际和平城市”

▶市级281个高频服务事项实现“一次不跑·事就办好”

▶群众满意度调查结果居全省第3位

二、“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和

“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

▶地区生产总值稳定增长▶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16.9万户▶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肯定“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多项改革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全国少有的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获批建设▶完成中心城区6家污染企业关停搬迁任务▶43.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成功夺取2018、2019年抗洪抢险救灾重大胜利▶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二)“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生态质量进一步优化▶开放能级进一步提升▶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城乡区域发展进一步协调▶民生福祉进一步改善

三、2021年政府工作安排

全面落实市委“一一二三四五”基本工作思路,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落实。

(一)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一个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外贸进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量质齐升▶城镇新增就业9.2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二)突出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两大主业”▶粮食种植面积、总产量分别稳定在1007万亩以上和85亿斤以上▶提高种业原始创新能力▶重点打造15个左右关键产业链条▶做优做强八大优势产业集群

(三)抓实改革开放创新、新旧动能转换、安全和谐稳定“三大任务”▶深化“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10家▶新引进落地外资项目120个,推动100家外资企业增资▶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抓好600项重点技改项目▶抓实安全和谐稳定

(四)扭住项目建设、营商环境、民生保障、生态环境“四个抓手”▶抓好131个省级重大重点项目、173个市级重大重点项目▶组织市县镇三级万名干部联系包靠企业和项目▶全力办好40件民生实事,其中,接续去年28件,今年新增12件▶地表水环境质量全国排名提升10位以上

(五)主攻乡村振兴、城市更新、海洋经济、总部经济和商贸流通、文旅教育和医养健康“五大战场”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城市功能性改造▶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0.8个百分点▶实施“5+2+1”海洋产业提升工程▶争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打造区域性教育高地▶加快十笏园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大力提升区域诊疗服务能力

40件民生实事

今年,潍坊市政府将用心用力、办实办好40件民生实事。其中,接续去年28件;今年新增12件。

2021年新增12件民生实事

(1)市级财政投入1000万元,实施教育领军人才培育工程,建设学科基地,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高级示范区建设。

(2)市级财政投入1000万元,与市区优质民办普通高中合作办学,扩充优质普通高中公办学位800个。

(3)市级财政投入1000万元,建设市智慧教育云平台,推动教育惠民便民服务提档升级。

(4)全面落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支持更多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教育服务。

(5)启动实施全市50-74周岁户籍居民结直肠癌早诊早治惠民项目。

(6)投入8000万元,免费为2周岁以下儿童接种一剂13价肺炎疫苗。

(7)投入500万元,实施“幸福呼吸”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推广项目,推动呼吸疾病预防、诊断、治疗规范化建设。

(8)投入300万元,在人员密集公共场所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100台,为公众提供医疗急救服务。

(9)对市内及来潍的年满60周岁人员,落实免费乘坐公交、优先诊疗、免费游览等6项政策。

(10)市区公交线路统一实行1元票价。

(11)投入3200万元,在市区新建公共自行车站点200处,投放第三代公共自行车5000辆,便利市民绿色出行。

(12)建立不动产登记责任保险制度,对群众办理不动产继承登记公证实行“政府买单”。

接续2020年28件民生实事

(1)投入34.4亿元,实施入学高峰学位保障工程,2021年新改扩建优质中小学50所、标准化普惠性幼儿园71所,新增中小学学位4.5万个,幼儿园学位1.5万个,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

(2)投入1.14亿元,继续按每班每月500元标准保障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班级管理团队激励机制经费。

(3)投入7476万元,继续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按生均每年100元核增绩效工资增量,提高义务教育学校一线教师待遇。

(4)投入5443万元,继续推行小学“弹性上学”与课后延时服务。

(5)投入1.94亿元,继续保障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1500元。

(6)继续推进北辰现代教育示范区建设,建成北辰中学;规划建设潍坊市现代职业教育中心,提升市区职业教育规模和品质,打造全国职教创新发展高地示范区标志性工程。

(7)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550元提高到580元。

(8)投入480.91万元,继续对全市新婚夫妇进行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基因检测筛查。

(9)组织53家定点医院继续开展中小学生免费视力筛查和屈光度检查项目。

(10)投入2000万元,持续推进“全民艾健康”行动,新建、提升800个左右示范点。

(11)继续为全市适龄(35-64周岁)妇女提供“两癌”免费筛查。

(12)投入2018.78万元,为孕妇免费提供产前筛查。

(13)投入5688万元,为6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免费治疗。

(14)投入1568万元,为1周岁儿童免费接种一剂水痘疫苗。

(15)投入7124万元,为7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四价流感疫苗。

(16)投入3.67亿元,继续落实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补贴。

(17)继续实施“关爱新生”公益项目,对贫困家庭7-36个月婴幼儿全额资助配方奶粉,对一般家庭资助50%-70%。

(18)投入2346万元,在确保已建成的234处标准化社区居民服务中心正常运营的基础上,继续建设100处标准化社区居民服务中心。

(19)投入2270万元,继续按300元标准为缴费困难居民代缴基本养老保险费。

(20)投入7.18亿元,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落实低保和特困供养政策,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21)投入2.39亿元,继续落实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改善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生活。

(22)投入838万元,继续为全市符合条件的在校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子女学生按照所受教育阶段发放助学补助金,保障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23)投入489万元,为全市持证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让他们生活得更加安心。

(24)投入196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实施康复救助。

(25)投入1518万元,继续完善提升城乡10分钟健身圈和15分钟健身圈功能,分批分期对全市老旧健身设施进行更新。

(26)筹资30亿元,推动棚户区改造项目提质增效,新开工3866套,基本建成13660套;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66个、6.1万户,持续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和城市环境品质。

(27)市级财政投入1000万元,继续为全市符合条件的一线环卫工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28)投入1000万元,持续实施“透明快检”工程,提升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捍卫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部分提案

2020年,市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共提交提案740件,经审查立案561件。以下是部分提案摘取。

王明江委员:打造“航母级”文体旅综合体

观点:潍坊历史悠久,人文底蕴丰厚,具备做大做强文旅产业的基础和优势,但因城区公共文化艺术园区各自为战、分散经营,缺少特色鲜明项目,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体系不健全,满足不了不同层次需求。应整合优势资源,打出文体旅融合发展“组合拳”。

建议:以文体旅融合发展为目标,多元化经营,发挥集群效应。以现有文化艺术中心广场公益设施为基础,招文体之商,引文体之才,打造“航母级”文体旅综合体。以十笏园、杨家埠、坊茨小镇+廿里堡烤烟厂+乐道院潍县集中营旧址等文化产业园区为依托,打造文化与时尚融合的新地标。成立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文体旅融合发展领导小组,打响文体旅战役,用三至五年时间,做强做大文体旅产业,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郭宪勇委员:打造全国教育“三研基地”

观点:“十四五”时期,潍坊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最近,市委提出“一一二三四五”基本工作思路,确定主攻文旅教育和医养健康战场,建设区域性教育高地。

建议:依托市区北部国家农综区核心区、中央商务区、高铁新片区三区共建的区位优势,凭借北连京津冀、南接长三角、东邻青烟威、西接济南的交通优势,发挥潍坊教育先进的品牌优势,在市区北部打造全国教育“三研基地”(全国中小学学生研学基地、中小学教师研修基地、大学生研创基地),汇聚更多优秀人才来潍。建议市委、市政府责成相关部门牵头,组建专门机构,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具体实施规划,加快推进“三研基地”的建设与实施,为推动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孙增平委员:提升物管水平建美好家园

观点:近年来,我市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创造了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新模式,全市物业服务覆盖率和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也存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物业管理体制不健全、物业服务经营活动不规范等问题。

建议:建立健全物业管理政策法规,进一步规范业主、物业服务企业的行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行房地产开发、销售和物业管理分业经营,彻底打破“谁开发、谁管理”的垄断经营模式。提升物业服务从业人员素质。加强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通过市场化管理、社区管理等多元化方式,积极推进物业服务全覆盖。政府职能部门对物业服务企业违规行为按规定降低直至取消其资质。通过招投标机制的落实,推动物业管理的市场化进程,打造和谐小区,共建美好家园。

姚凤霄委员:加强城市管理顶层设计

观点: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市民对城市的服务和管理需求不断提高,除了功能化的发展,对整体的观感和审美也有了更高要求。城市的品位由多方面组成,除了各种建筑街道广场,细节也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近年来,我市一些街道和公共设施细节的管理缺乏统一的理念和顶层设计。

建议:城市管理观念先进。智慧城市管理与市民自觉维护管理相结合,规则化与人性化相结合。城市内地面划线由专门部门管理,尽量以简洁、明晰、艺术的方式呈现。重视细节,拆除不必要的附加设施,给市民一个舒心方便的通道,也可预防不必要的危险和麻烦。城市管理是一项复杂工程,需有顶层设计理念,通过顶层设计、基层管护,让潍坊城市管理充满美感和人性关怀,让我市更美、更好、更宜居。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