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起,很多人“放弃买房”?3大原因,王石、王健林忠告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2021年开年之后,朋友小张有点慌神了。
小张说到,自己经过多年的买、卖房产运作,现如今已经手握6套房子,2018年有3套房子已经出售出去了,可是2019年很多房地产专家说今后房价还会涨,所以小张就把卖房子的钱重新买了3套房子,准备再等5年转手的,可是进入2021年之后,几个楼市消息让小王不淡定了:
1、央行对楼市发出了“限制贷款额”的指导。要求国有银行限制房贷比例,这个意图其实很明显,一方面要降低房贷杠杆率、不能让房地产这个灰犀牛继续“灰”下去,不能让其成为经济的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楼市过热。要知道,市场上90%的买房人都是通过按揭贷款实现的,如果限制了贷款额,那么势必减少市场上的买房刚需群体。
2、买房人的房价预期开始变了,这一次的房价平稳始于2016年底,随着房住不炒的严格调控政策出台,房地产市场一改之前“看涨”预期,很多人开始对房价踌躇不定,特别是随着调控越来越多,更多人看不到房价上涨的契机。
一方面楼市刚性需求被动收缩,另方面房价预期不足,这两大因素下,小张觉得,未来5年房价上涨的可能性不太大,所以很担心自己手中的这6套房子卖不掉、无法兑现。
其实,小王的这种感觉确实是真实存在的,2021年起,放弃买房,这是很多人的“新选择”,3大原因很现实:
1、房价涨不动了。1月中旬,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情况,总体而言,新房的销售价格继续出现上涨,扬州的涨幅较高,达到了0.8个百分点,其次是合肥、广州、西宁、福州等城市涨幅排名第二,上涨0.7百分点,厦门、丹东第三,上涨0.6百分点。
一线城市中,北京环比涨了0.3%,上海环比涨了0.2%,广州环比涨了0.7%,深圳环比降了0.1%。
同比上,银川房价涨幅较高,涨了14.2%;唐山涨幅第二,涨了11.2%;徐州涨幅第三,涨了10%。
一线城市中,北京房价同比涨了2.3%,上海同比涨了4.2%,广州同比涨了5.2%,深圳同比涨了4.1%。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2020年房地产出现了“翘辫子”的情况,年初和年中的时候,房地产整体销售平淡、价格略有下滑,但是在年末的时候,房地产销售和价格再度上浮。即便是这样,依然挡不住未来5年房地产“趋稳”的基本态势。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中国住房报告2021》表示,2021年房地产销售价格或比前些年略有下滑,降至5.1%的水平,在严密的调控之下,房地产破产数量再创新高,2020年超过450家,央行限贷、限融资的情况下,未来房地产开发、房地产销售也不可能恢复到前些年大涨局面。所以买房不划算了。
2、房产过剩。王石、王健林给出了忠告!
我国的房地产究竟有多少,并没有明确的数据。不过,有专家给出了预估量,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来发布的商品房竣工数据,1998年至2018年,全国新建商品房的竣工面积达到109.85亿平方米,如果按照户均建筑面积100平米计算,那么我国应该有1.1亿套商品房,按照每套房子居住4口人计算的话,这些房子可容纳4.4亿人居住。
不过,这还没完,还有另外一种特殊的房产,那就是小产权房和宅基地房、集体房产、企业房产等,这些数量比商品房更多,总规模应该是商品房的4倍左右,所以说总体房产数量应该够住20亿人。
对此,王石、王健林也直言过,王石在谈到自己的职业生涯经历的时候,说,我来到深圳之后,前后总计购买和卖出了三套房子,但每次都是卖掉上一套,然后入手下一套的。王石劝诫年轻人不要急着买房子,因为现在的房子已经出现过剩,未来父母亲和岳父母都会给你房子住。
同时,王健林也曾谈到过房产过剩问题,王建林说,万达之所以从房地产转向文旅行业,是基于当前的房地产发展明智选择。你去看看大城市里,有多少房子,未来房子还有多少市场。
3、自己根本不缺房子。
根据央行调查司课题组在2020年在《金融界》发表的居民资产负债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当前的家庭财富其实很多,户均资产达到280余万元,同时,资产中约有80%的比重是房子,房产拥有量达到96%,持有二套房的比例为30%,持有3套房以上的比例为10%。户均房产拥有1.1套。所以说,根本不缺房子了。
不缺房子是其一,空置房比例高是第二,西南财大数据,当前房产空置率为22%左右,大城市可能在10-15%之间,三四线城市应该在30%左右。平均每个家庭1.1套房,空置率22%,空置房总数量达到1亿套以上。
如果继续买房?那岂不是白白接盘?所以对于追求生活无忧无虑的90后、00后、10后年轻人而言,他们更加不愿意买房了。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